登录
首页 > 星悦L > 乱纪元下的大合并 日产本田联盟威力到底几何?

乱纪元下的大合并 日产本田联盟威力到底几何?

发布时间:2024-12-25 17:46:02 发布用户: xiwang

踏入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车市貌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平静。尽管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国内新车上市数量显著减少,但国际新闻可一点没少,而近期所有汽车圈内的新闻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前两天的日产本田联盟了。

 

在12月23日左右,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发布了一份全日文的公告,大致意思是两家企业将在今天(指23号)正式启动经营合并磋商,而目前根据海内外网络消息显示,在此前已经与日产汽车组成联盟的三菱汽车将在2025年初判断是否加入本次的本田和日产的经营合并中。

 

这可能是日本汽车产业近十年以来最大的新闻了。如果一切顺利,两家日本车企顺利完成经营合并,且三菱汽车也顺利加入的话,这个新生的联盟将是一个年销量高达800万辆的巨无霸级别汽车经营集团,按照如今全球车企销量排名将直接空降第三,仅次于(2024年数据)1123万辆的丰田汽车及923万辆的大众汽车。

 

这个事件本身是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力的,尽管正如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现阶段本田和日产这个联盟只是处于磋商阶段,很多细节仍处于不确定阶段,但无论是这件事背后的战略层面的东西,还是这件事本身对于两家车企未来在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值得深入探讨一番。

 

实际上如果我们以23号这份公告为原点往回看会发现,本田和日产两家车企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了接触。根据公开渠道消息显示,2024年3月,日产和本田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合作,合作范围包括采购及动力平台开发,目的是为了资源整合,降本增效。

 

2024年7月,三菱汽车宣布加入前述的双方合作中,三家车企宣布将实现车载软件的标准化,同时开始进行互补车型的探讨。这个点非常重要。“车载软件的标准化”,这里其实意味着车机系统的三方通用化,而现在的车机涉及很多车辆核心功能,这就必然意味着三方的合作中已经涉及到包括CAN总线这类车辆核心数据链。这其实已经意味着,这三家车企已经开始进行车辆核心功能的通用化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同样是7月的这个合作当中提到的互补车型探讨,更多属于战略层面的互补。

 

一个月后的8月,本田、日产及三菱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决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方面进行合作。如果说7月份的那次合作协议更多属于车辆核心层面,即战术合作的话,8月这次已经完全就是战略合作了。同样地,在今年11月,我们看到了日产和三菱宣布共同针对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蓄电池(也就是电车上的电池组)相关的服务。并宣布新公司将于明年3月成立。

 

再之后就是我们这次看到的本田日产宣布进行经营合并磋商了。其实从这个时间链一路看下来不难发现,日产、本田、三菱这三家车企的合作并非简单的,针对单项或所谓的“一次性合作”,而是系统性的,从非核心系统到核心系统,从战术到战略层面的一步步的不断推进。从3月到12月,其实一切都在陆续推进当中。

 

考虑到23号这次公布的,日产和本田的经营合并属于磋商阶段,且三菱方面尚不确定是否加入此次联盟,因此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不便对双方在战略层面进行过多猜测。但从上面的时间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双方(未来有可能发展为三方联盟)在完成经营合并后,在具体的车型技术上还是很值得探讨的。

 

我们先排除三菱汽车,来看看本田和日产在电动化时代的技术优势类别。本田最知名的是i-MMD混动系统,尽管从分类上看属于HEV,即所谓的油电混动,但i-MMD其实属于典型的发动机共轴电机构型,而发展为PHEV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对于本田的混动系统而言,技术上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体Package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同时,本田的混动系统属于典型的机电一体式系统。

 

而日产的混动技术则更强调电机的输出,日产自己的e-POWER系统分类上属于PHEV,但整体系统运行逻辑其实更类似于电机作为主动力源,内燃机作为辅助动力+充电,即逻辑上和传统意义上的增程式有近似之处。日产的混动系统属于电机优先型。

 

而这两家的混动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小电池型混动系统。它们和国产车不一样,国产车的混动系统普遍喜欢使用大电池+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而这两家日系车企的混动系统,都更注重整套系统的实际综合能耗表现而非单项数据。

 

显然,本田和日产在混动系统上是存在技术上的互补的。目前根据公开消息显示,未来如果实现整合,比较有可能的,关于混动系统的技术发展将是:本田系的i-MMD将引入日产纯电车上的后轴P4电机,发展为分离式插混系统。这套系统可用于性能取向的车型,也可用于越野取向的车款,同时由于存在单独的后轴P4电机,也可以用于能在前驱和后驱之间切换的经济性车款中。

 

而日产方面将可能引入本田的高热效率混动专用发动机,并把自家的混动系统在引入本田i-MMD后改造为两种技术形态。一种是在自家混动系统上,通过换用本田的高热效混动专用发动机,同时引入本田的纯电平台,发展为增程式车辆。另一种则是融合i-MMD技术,大幅改善自家车型在燃油机介入时,或是需要ICE+EV工况下的能耗及动力表现。

 

我们进一步猜测,在双方实现了混动系统的技术融合后,未来双方在混动车型的丰富度上会实现爆炸式的提升。两家的产品都可以完全覆盖从高性能车、高性能越野车、各种尺寸的家用车,以及豪华车及极端的节能型车型等所有类别。这种技术融合会使得未来的本田和日产获得日系品牌有史以来最强悍的混动技术实力,甚至面对国产品牌也将毫不逊色。

 

而至于双方的纯电车系,这里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预测的点,双方如今都有自研的纯电底盘,技术都属于当前的先进水平。双方也都已经在国内组建了规模庞大的纯电动力系统及电池技术研发团队。考虑到这两家在纯电技术上存在较多差异,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纯电车将成为未来(合并后)两家车企实现品牌区隔的重要环节,也将成为两个品牌的“自留地”。

 

除了技术融合外,其实行业更关心的在于这两个品牌在终端层面,及营销层面是否会有进一步的融合。我们相信这几个问题将是双方现阶段磋商的重中之重,如果要说双方的合作有可能存在变数的话,变数的点可能就在这。

 

如果一切顺利,本田和日产双方无论是经销渠道还是维保渠道都会实现通用化,就像当时的Stallantis一样,但这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售前的经销商网络还是售后网络,都涉及对应车企的核心利润环节,而且这两家都是老牌车企,在全球都有非常完善的售前售后网络。如此大规模的整合所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恐怕不容易控制。

 

因此现阶段,关于这两家车企的经营合并,最大的疑惑就在此。而再说说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三菱汽车已经没有存在感,但如果三菱汽车顺利加入这个阵营的话,很有可能会借助本田和/或日产汽车的力量重新回到中国,并推出一些有竞争力的车款。因此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三菱汽车是否愿意回到中国汽车市场,如果愿意的话,三菱加入这个联盟的概率是更大的。

 

且三菱汽车在东南亚市场非常强势,市占比很高,这也是日产和本田所希望进驻的发展中市场。且三菱在新能源技术上相对稍有落后,加入联盟后也将大大增加自身品牌的竞争力。因此对于三菱是否会顺利加入这个联盟,至少从目前信息来看,利益点是有的。

 

 

最后,我们想简单聊聊一个很实际的话题:既然现在本田和日产有可能合并,那么他们的车现阶段是否值得购买?未来在实现合并后,两家的现存车型会否出现大幅掉价等情况?首先,两家车企现在仅处于合作磋商阶段,还不是真正宣布合作。而在正式宣布合作之后,双方还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包括我们前面说到的渠道网络整合等一大堆棘手事。而在这一切完成之后,还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实现双方在技术融合后推出的第一批大批量走量车型。

 

而且这两个品牌的全球保有用户的利益,肯定是在双方合并后需要处理的重点事项之一。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担心你手里的车未来会不会掉价这个问题,这基本不需要过多担心。也不需要考虑眼下这两个品牌的车什么时候买,值不值得买这些问题。这两个品牌的车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你看上了就买,不需要担心那么多。

 

不过,如果你有炒股的话,倒是可以关心一下这两家的股票,大概率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会涨。

Copyright 2020-2025 我要9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