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别克汽车 > 败走中国市场的国际大牌,其实都过得“挺好的”

败走中国市场的国际大牌,其实都过得“挺好的”

发布时间:2024-02-23 22:34:50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汽车爱好者们来说,自然是希望这个答案无限接近于“一败涂地”。毕竟,中国市场早已凭借庞大的份额和潜力在世界汽车市场中遥遥领先。根据中国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均首次超过3000万辆,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是一块几乎所有车企都不愿放弃的香饽饽,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铃木、雷诺等许多我们曾经熟悉的品牌逐渐销声匿迹,现代、标致等一度热销的品牌也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在新能源裹挟着新品牌、新技术和新爆款汹涌而来的当下,它们的离去多少有些“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悲壮。


然而,一个有些让人惊讶的事实却是:放眼世界,不少消逝的前浪们依然很能打,甚至比从前更好了。雷诺、现代、Stellantis,这些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失意者们尽管逐渐淡出视线,却有不少在2023年的财报收入上屡创新高。
现代、Stellantis营收利润均创新高


作为在中国红极一时的韩系车代表,现代近几年在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并不算亮眼,很多人都因此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家车企已经在走下坡路。然而,最新出炉的2023年财报显示,其全年总营收、净利润均在2023年创下了历史新高,全球累计年销量达到730万台,力压转型不久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蝉联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具体来看,现代汽车2023年度总营收162.7万亿韩元(约875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快速增长14.4%,全年营业利润达到15.13万亿韩元(约813.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双双创历史新高,净利润12.2万亿韩元(约6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7%。
起亚品牌表现同样不俗,营业利润同比大涨60.5%,达到了11.61万亿韩元(约624.618亿元人民币)。


如果你对这样的收入数据没有概念,那么作为对比,2023年比亚迪给出的净利润预估大约在290亿元-310亿元,距离现代和起亚中的任何一个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则差距更加显著。


再来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2023财年财报显示,集团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24亿欧元,同比增长13.1%,增长17.9%(按固定汇率计算),净收入23亿欧元,同样表现十分出色,消息一出,该集团的股价也顺势增长到了历史新高,令大洋彼岸正看着新能源汽车股“跌跌不休”的大A股民们眼红不已。

 

此外,说到来自意大利的Stellantis集团,很多人可能甚至一头雾水,但谈到它的前身PSA和旗下的玛莎拉蒂、雪铁龙、标致、克莱斯勒、Jeep这些品牌,很多人一定不陌生。数据显示,2023年该集团销售额同比提升了6%,实现了1895亿欧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11%达到186亿欧元,创造了集团历史最佳成绩。
求同存异才是正解


翻遍2023年汽车集团的财报数据,这些淡出中国市场的集团不仅没有受到损失,甚至还比大众、丰田的增长速度更快。这已经足够说明一个客观现实:中国市场不代表一切,而中国车企要成为世界一流品牌,也依然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例如,被不少中国网友认为已经是明日黄花的Stellantis集团,盈利能力其实比大众还要更强,通过区域化全球战略和手术刀式的精准成本控制,唐唯实成功将克莱斯勒、欧宝等濒临破产的品牌再次发展壮大并扭亏为盈,这对于当下许多推行多品牌战略却不尽如人意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样本。

 

当然,对于这些国际巨头来说,中国市场依旧是绕不开的课题,无论是新能源发展的大趋势还是市场本身的体量,都在呼唤着它们重返中国。过去一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现代以及Stellantis的掌门人都在不同场合提到过电动车成本降低的问题,而这一点正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正在建立起优势护城河的地方。
写在最后: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上的自主品牌与合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品牌的价格战已经从实质意义上做到了“电比油低”。

 

一些人认为,对合资品牌的“绞杀”已经开始,甚至有人激动地预言中国市场未来将对合资品牌“一个不留”地清除,也有一些人为此鼓掌叫好。但假如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更加受伤的或许不是合资车企,而是失去选择权的中国消费者,固步自封的中国车企以及被傲慢摧毁的中国汽车产业。

Copyright 2020-2025 我要9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